Search

巴爾幹中最悲傷的城市薩拉熱窩(上)【讓人流淚的Museum】

薩拉熱窩(Sar...

  • Share this:

巴爾幹中最悲傷的城市薩拉熱窩(上)【讓人流淚的Museum】

薩拉熱窩(Sarajevo)這個名字,對於90後的人們來說,可能會有點陌生。但對於6、70後甚至80後,對薩拉熱窩或多或少總會有點印象,尤其是香港天后鄭秀文於1994的一首《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也一度成為經典,當中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確實存在,我在下一篇會講。
//
踏進波斯尼亞之前,對這個國家沒太多認識,只記得1914年因奧地利王儲在薩拉熱窩被暗殺而觸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是從塞爾維亞的西邊城市烏日策(Užice)坐巴士前往薩拉熱窩,在過邊境之後,就發覺周圍的氣氛整個變了樣。從邊境都塞拉熱窩要開兩個多小時,中間經過幾個大大小小的城鎮,便會發現四周都立著墓碑,越接近薩拉熱窩,墓碑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
走在薩拉熱窩的舊城區,你不會感受到像其他歐洲城市那種熱鬧歡樂的氣氛,餐廳不會播放音樂,商家也不會向你招手。迎面走過的波斯尼亞人,即使你善意的向他們微笑點頭,他們大多也只會面無表情的望一望你,而且我有留意到大多數時間,他們看起來都很哀傷,像是在沉思著些什麼。但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有禮貌,當我深入去了解27年前在這個地方發生過的事後,我深深感受到,他們仍如此堅強地活著,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勇氣。
//
自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南斯拉夫各民族也開始醒覺,決定要爭取獨立和自由。最早獨立的是最西方的斯洛維尼亞、接著是克羅地亞和馬其頓,再來就是波斯尼亞。波斯尼亞在1992年公投的時候,國家內分裂成三派,分別是以穆斯林為主的波斯尼亞人,佔45%;再來就是以天主教居多的克羅地亞人,佔35%;剩下的就是塞爾維亞人。在波斯尼亞宣告獨立後,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人非常不滿,認為不應將他們和自己的民族分割,於是計劃獨立建立一個塞族人的波士尼亞塞族共和國,因此派遣13,000名部隊駐紮在薩拉熱窩附近的山區進行圍城。內戰從1992年4月開始,波斯尼亞也有派出軍隊出戰,但由於武器匱乏,所以一直無法突破重圍,直到1995年12月交戰各方在巴黎簽訂了《岱頓協定》後才正式結束,總共維持了44個月。
//
說完歷史,明白為什麼波斯尼亞人總是充滿悲傷了嗎?對,因為這段歷史只是發生在短短27年前,所以你今天在薩拉熱窩碰到的本地人,大多數經歷過這44個月煎熬而生存下來的人。正因為想了解更多這段歷史,我花了三小時在戰爭博物館以及參加了一個參觀戰爭地標的free walking tour,這兩個行程我十分推薦給打算前來薩拉熱窩旅行的人。
//
Museum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ndgenocide 1992-1995
地址:Muvekita 11/1, Sarajevo 71000
門票:10KM(約5歐羅)

這是一個由戰爭中生還的波斯尼亞人開設的博物館,裡面展出了超過100個在1992-1995這4年間發生的悲慘故事,以及塞族軍人在集中營裡如何折磨捉來的人、不論年齡對女性進行強暴、甚至殺害青年和小孩的惡行。雖然我之前已在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看過軍人和警察如何不人道地對待猶太人,但對比起來這博物館給我的衝擊更大,尤其是當我看到很多物件都是近代的,而且所有的照片和影像都是彩色的,我就知道,原來歷史,也不一定是離我很遠。
//
以下節錄了幾個對我來說比較深刻的故事,部分內容可能會令人不安,請大家注意。(請click入每一幅相看故事,我寫在caption。)

一.染血的襯衫(圖6)

二.媽媽的圍巾和女兒的外套(圖7)

三.未能完成的刺繡(圖8)

四.年幼的犧牲者(圖9)
//
以上幾個故事只是在眾多悲劇之中的冰山一角,薩拉熱窩圍城一役總共死了約11000人,佔了整個城市人口的四分一。參觀過博物館後,我便馬上參加了下午4點的free walking tour,是由一位在戰爭期間只有7歲,今天已長大成人的生還者導覽。在下一篇,我將會帶大家親身感受這個千瘡百孔的城市、了解人們到底如何從戰後活過來,當然還有關於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

--------------------------------------------------
環遊世界一周進行中,目前人在巴爾幹半島,
Instagram和facebook將會定期分享流浪相片同Story,
記得follow「背包浪子/@autobackpack」
https://www.instagram.com/autobackpack/
http://www.facebook.com/autobackpack


Tags:

About author
每一次旅程,都是一個經歷; 每一個經歷,都是一個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回憶。 見識過少女峰的壯麗, 享受過艾菲爾鐵塔的浪漫, 遊覽過水都的奇觀。 望著雪梨橋上的煙火, 想起大洋路邊的風光, 感受凱恩斯上天下海的快感。 每一個回憶,都是我們一點一滴的人生! 希望我的故事,能在這裡永久保存。
80後會計師,有高薪厚職唔做走去做浪子, 正因為佢既信念係一段旅程既終結代表住另一段旅程既開始‥ 愛上寫作,喜歡用自己的經歷化成文字去感動他人。
View all posts